发布日期: 2023年 12月 26日
2024年市科技局将按照市委、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,聚焦“走在前、勇争先、善作为”的目标要求,进一步贯彻落实科技兴赣六大行动,推动科技创新能力快速提升,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和不竭动能。
(一)持续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。一是加大企业研发投入。发挥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作用,实现研发投入培训各区市全覆盖,对江铜等重点企业开展“一对一”指导服务,力争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持续保持全省第一;二是加大社会资本投入,持续推进科技金融服务,全年发放“科贷通”贷款2亿元以上。
(二)着力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。聚焦我市重点产业布局,动态完善科技创新平台和铜产业创新联合体培育库,组建市级科技创新平台10家以上;以国家、省级实验室重组为契机,积极支持江铜集团参与有研集团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共建,参与江西理工大学牵头组建有色金属材料江西省实验室共建,力争新增3家以上省级科技创新平台载体。
(三)加快培育高水平创新主体。挖掘优势产业发展潜力,创造一切条件培育、引进、吸收高精尖企业,实施“科技型中小企业—高新技术企业—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—科技领军企业”梯度培育行动,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,强化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地位。力争培育入国家库科技型中小企业470家;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0家以上;获评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15家以上。
(四)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。加大产学研合作,围绕我市重点产业中“卡脖子”技术,结合《打造国家级铜基新材料先进制造业集群科技工作方案》目标要求,实施关键技术攻关“揭榜挂帅”制度,力争承担实施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0项,争取省级科技专项经费支持1800万元。
(五)加快科技创新人才集聚。进一步加大“人才飞地”政策宣传力度,引导更多企业在北京、上海等人才高层次聚集地组建研发中心,力争新组建“人才飞地”3个;邀请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、学者来鹰开展“鹰才有约”活动,为在鹰人才搭建交流平台,培育一批高层次人才。
(六)多措并举推进科技成果转化。加快完善“政产学研金服用”创新体系,一是加强对技术合同交易相关政策的上门宣传,充分调动企业进行网上技术合同登记的积极性,力争技术交易额突破55亿元;二是积极引导我市更多铜企业与高校、科研院所开展技术、人才、资金等多方面的产学研合作,重点推动有研集团、中南大学、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等高校、科研院所在鹰科研成果落地转化,助推我市打造影响最大、链条最全、标准最高、竞争力最强的铜基新材料先进制造业集群战略布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