鹰潭市科技创新工程201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


发布日期: 2011年 11月 03日     

 

2011年是我国“十二五”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,也是实施科技创新“六个一”工程的关键之年,我市按照科技创新的工程总体规划目标要求,认真组织实施并强力推进科技创新工程相关工作,现将上半年的工作总结如下:

一、加强领导,形成合力

为加快我市科技创新工程进程,上半年召开了两次全市科技创新工程工作调度会,进一步明确成员单位的责任,协调工程实施进度,提出了《鹰潭市科技创新工程2011年度工作要点》,要点中提出,一是积极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,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;二是积极筹备建设铜科技孵化器,搭建铜科技创新创业平台;三是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工程,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;四是认真办好鹰潭市“世界铜都建设同舟论坛”,营造有利于铜产业发展的舆论环境;五是加快科技金融入园步伐,大力推进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;六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,优化技术创新体系;七是积极开展对外科技合作,供助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人才优势,提升鹰潭科技创新规模和水平。要点中提出各成员单位要密切配合,按照各自的职责积极做好上述七项工作,全面推进我市科技创新工程。

二、凸显优势特色,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工程进程

1.铜产业发展有新突破。上半年,全市规模以上铜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87.32亿元,同比增长11.7%,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61.83亿元,同比增长62.9%,利税总额64.13亿元,同比增长60.23%,上半年全市铜产品产量111.6万吨,同比增长12.33%,上半年铜加工新项目建成29个,新增铜加工年产能30多万吨,新开工铜加工项目5个,预计建成后新增铜加工年产能6万吨。全市已形成从上游铜矿勘探,矿石开采,选矿,废旧金属拆解,到中游铜冶炼,精炼,延伸到下游铜精深加工,终端用铜企业的完善产业链,铜资源自给率高,铜产业技术基础好。

上半年,我市充分发挥现有产业优势,大力优化铜产业布局,在适度扩大铜冶炼的基础上,大幅度提高废铜利用、铜材加工产品的产业规模,着力打造“三个基地、一个中心”,积极构建“四个区域”协同征收配套发展的整体格局;大力发展铜精深加工。围绕电线电缆、家用电器、电子信息、交通工具与建筑材料等方面,加快引进铜精深加工企业,积极延伸产业链,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,充分利用集群化所具有的群体竞争优势和产业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,突破产业间的条块分割,提高产业间的关联性,不断提升铜产业技术水平、产业层次、配套能力,实现由铜原料基地向铜材料地地、铜材料基地向铜精深加工基础、铜精深加工基地向涉铜终端产品生产基地的“三个转变”;提升铜产业发展平台。加快国家级铜及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、国家级铜冶炼及铜加工工程技术中心等服务平台建设,铜产业发展平台得到有效提升。

在铜产业发展过程中,我市特别注重发挥科技对铜产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。一是积极构建“企业—高校—政府”一体化产学研技术创新平台。为促进我市产学研工作上新台阶,市政府积极与高校联系,建立官—产—学紧密的合作关系。我市与中南大学等国内知名有色冶炼、加工领域的院校建立了较紧密的项目合作关系。我省首家院士工作站于今年落户江西铜业公司。市校合作以铜科技能力建设为主,注重高科技项目的研发和高水平人才的培育,着力促进铜产业发展向高水平方面发展。二是加强铜科技创新主体和服务平台建设。在省政府高度重视和省科技厅的直接推动下,以江西铜业公司为主体,由江西瑞林科技公司、江西理工大学和鹰潭市共同参与的铜冶炼及加工中心已初具规模。同时,为提高铜产业创新、创新能力,积极筹建铜科技资源,我市正在积极筹建铜科技创业园,铜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服务平台也在抓紧建设当中。三是加大铜产业科技经费投入力度。我市积极组织铜企业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,扶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,加强高新技术在铜产业的推广应用。上半年,我市铜科技项目共列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7项,获经费支持510万元,申报省高新技术产业化重大项目6项,其中铜产业项目2项。

2.申报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作有新进步。为加快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,提升鹰潭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创新品位,年初市政府决定将鹰潭经济技术开发区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,成立了由市政府办牵头的申报小组,在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市科技局的密切配合下,组织完成的申报材料,争取到省厅的大局支持,获得省政府的批复,成为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,在此基础上认真做好了《鹰潭市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发展》,积极争取科技部的支持,努力实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成功升级。

3.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新提高。一是鼓励支持企业申报国家、省级重大科技项目,上半年全市共组织申报国家省级重点科技项目73项,其中国家创新基金项目20项,省级科技计划项目46项,省级重点新产品7项,获得2011年国家创新基金第一批立11项,支持金额为640万元;二是积极组建企业技术工程中心,上半年有4家企业组建了市级技术工程中心,一家企业申报了省级技术工程中心,通过了初审;三是组织申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家。

4.科技金融入园工作有新起色。上半年,市科技局与市经济技术开展区积极申报省科技金融入园单位,成为了全省首批科技金融入园试点单位,给园区提供了又一发展平台,通过科技金融入园试点工作,扩大科技金融服务领域,拓宽服务渠道,延伸服务项目,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,必将使园区成为科技创新的高地,产业集聚的高地,人才汇集的高地,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。

5.我市优势产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有新进展。上半年,我市坚持以平台建设为依托,以科技项目为支撑,以优秀科技人才为主体,围绕五大产业发展需求,加快了精密铜材加工,微型元件和眼镜金属材料及智能水表科技创新团队建设,组建了四个市级优势科技创新团队,力争1-2个申报省级优势科技创新团队。

三、下半年工作打算

1.全面落实我市科技创新工程2011年工作要点中提出的目标任务。积极争取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成功升级,努力在年内开工建设铜科技创业孵化器,企业申报国家创新基金项目20项以上,申报重点新产品10项以上,组织申报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家,组织申报省级技术创新企业5家,高新技术企业认定3家,组建优势科技创新团队5-6个,申报省级优势科技创新团队2个,培育一批重点科技创新项目,组织8-10项重点科技创新项目进行实施,加强企业创新人才的引进,培养本地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-4名,力争在我市优势技术领域申报1-2名省技术带头人。

2.紧紧围绕我市优势产业,尤其是铜产业的发展,以重点项目为抓手,以科技创新为动力,以延长产业链为重点,以政策措施为保障,充分发挥资源、区位、产业“三大优势”,着力做到技术水平、产业层次、产业配套“三个提升”;力争到年底实现铜冶炼能力超过140万吨,铜加工能力超过220万吨,铜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800亿元,税收60亿元,初步建成“三个基地,一个中心”,实现铜产业综合实力全国第一。

 

 

 

二O一一年八月十五日

上一篇:

下一篇: